服务支持

技术服务
  • 18

    2025-07

    桃树人工气候室全生育期高效培育技术方案

    一、核心优势 年周期倍增与休眠精准调控◦ 多代快繁:通过人工休眠解除技术(5~7℃变温循环,40~50天完成休眠),年培育3代(大田1代),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至14~16个月。◦ 逆境模拟:精准控制低温胁迫(0~4℃)、干旱(土壤含水量≤40%),年筛选抗寒/抗旱种质1200份以上。 果实品质定向提升◦ 花芽分化期:红光/蓝光(5:3)配比(光强500μmol/(m²·s)),花芽形成率提升25%。◦ 果实膨大期:远红光(730~750nm)占比11%+UV-B(3%,每日2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5%(常规12%)。 零病虫害环境◦ 封闭空间阻断蚜虫、食心虫侵扰,结合UV-C杀菌(275nm,每48h照射15分钟),农药使用量减少95%。 二、技术参数与操作规范 光环境调控| 生长阶段            | 光谱配比                                    | 光周期/光强 || 休眠解除期         | 全暗环境                                    | 0~7℃低温持续40~50天 || 萌芽-花期           | 红光55%+蓝光16%+绿光18%   | 14h光照,300μmol/(m²·s) || 果实膨大-着色期| 远红光11%+红光55%+蓝光16% | 12h光照,600μmol/(m²·s) | 注:采用泰达仪置顶光源LED模组(光强精度±5%),支持分层独立调光。 温湿度与CO₂管理| 生长阶段      | 日温/夜温(℃) | 湿度(%RH) | CO₂浓度(ppm)     || 休眠期          | 5~7/3~5              | 60~65             | 400                      || 萌芽-开花期 | 20~22/8~10        | 50~60             | 800~1000            || 果实成熟期   | 25~28/15~18      | 55~65             | 1200~1500          | 关键控制点:花期湿度≤60%防花粉失活,昼夜温差≥10℃促糖分积累。 水肥智能系统◦ 营养液配方:花芽分化期N:P:K=3:1:4+硼酸0.2mg/L;硬核期N:P:K=1:1:5+Ca(NO₃)₂ 50mg/L。◦ 灌溉模式:潮汐式灌溉+基质含水量反馈控制(维持65%~70%),节水35%(对比滴灌)。 三、应用案例与成果 反季节鲜果生产:河北乐亭案例实现“春雪桃”1月开花、3月上市,单价提升3元/斤,单棚收益13,000元(常规9,000元)。 高寒地区栽培突破:内蒙古乌兰察布冬季棚温≥12℃,越冬桃树亩产4,000斤(增产30%),产值12万元/亩。 裂果率控制:山东潍坊基地通过稀土补光+湿度调控,裂果率从40%降至15%以下。 四、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 传统温室 人工气候室系统 能耗成本 燃煤加热 LED光热协同节能50% 年产量 1茬/年 3茬/年 投资回收期 - 2.3年 注:按1000㎡气候室计算,电费节省8万元/年(对比高压钠灯),鲜果溢价增收15万元/年。 五、技术难题与对策 休眠打破不彻底:变温循环技术(10~12℃/1天→5~7℃/3天,循环3次),休眠完成率≥98%。 授粉坐果率低:无人机辅助授粉(振动频率20Hz)+柱头活性增强剂喷施,坐果率提升至85%。 光抑制效应:午间强光启动动态遮光膜,光强降至500μmol/(m²·s),持续2h。 北京泰达仪技术支撑:泰达仪系列人工气候室(10~500㎡),支持30段程序化控制,CO₂浓度精度±100ppm;150LED置顶光源模组(寿命50,000小时),红光/蓝光配比无极可调。 注:以上方案需依据品种特性(推荐“春雪”“中油5号”)调整参数,具体实施可提供定制化设计。

  • 11

    2025-07

    ABB LGR 专题:温室气体分析仪 (CH4, CO2, H2O)

    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 (CH4, CO2, H2O)        我司代理的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十种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分析仪器。即:1、温室气体分析仪,2、多气体碳排放分析仪,3、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4、超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5、便携式氨气分析仪,6、氧化亚氮/一氧化碳分析仪,7、甲烷/氧化亚氮分析仪,8、羰基硫分析仪,9、便携式甲烷分析仪,10、便携式氧化亚氮分析仪。   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 (CH4, CO2, H2O) Greenhouse Gas Analyzer           LGR(现隶属于加拿大 ABB)的温室气体分析仪(GGA)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同时测量甲烷、二氧化碳和水汽浓度的仪器,具有超高的优越性能。GGA操作简单,耗电低,坚固耐用,是野外研究和空气质量监测的理想工具。快速测量(10 Hz)的特性使其成为涡动相关协方差通量测量和土壤通量研究的更优选择。         GGA采用LGR专利设计的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OA-ICOS)技术,它消除了CRDS技术在测量期间需要连续进行光腔与激光波长匹配以改善信号强度微弱的缺点,使得分析仪不再需要进行复杂的激光准直调整、温度控制和波长监控。可以实时显示高分辨率激光吸收光谱。采用内置计算机(Linux OS)以提供数据的连续存储和测量。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在任意地点对分析仪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实时共享数据,并进行仪器诊断。   特点: 1.      超高的准确度,不确定性<0.03% 2.      三种气体(CH4, CO2, H2O)同时测量,消除稀释效应 3.      Nature、Science等权威期刊上有大量文献发表,涡动相关通量测量和土壤通量研究的理想工具 4.      更宽的测量范围,且全量程线性 5.      经过全球通量观测网络和专业实验室的验证,增强型GGA-24EP具备超高的性能   性能指标: 重复性/精度(1σ,1秒 / 100秒) CH4:1.5 ppb / 0.3 ppb CO2:0.2 ppm / 0.06 ppm H2O:100 ppm / 40 ppm 最大漂移(EP型,15分钟平均,标准温度压力,24小时) CH4:0.8 ppb CO2:120 ppb H2O:100 ppm或读数的1%,以较大者为准 测量速度: 0.01~1 Hz(低流速) 0.01~10 Hz(高流速) (流速响应<6秒需要配置可选外置泵) 准确度(工况条件下): 不确定性<1%,无校准条件下(标准型) 不确定性<0.03%,无校准条件下(EP型) 测量范围(满足所有技术指标情况下): CH4:0.01~100 ppm CO2:200~20000 ppm H2O:500~70000 ppm 可选量程: CH4:0~1000 ppm CH4:0~10%(需增加扩展量程选项) CO2:0~20% H2O:0~70000 ppm(0~100% RH) 环境条件: 样品温度:-10~50 ℃ 操作温度:5~45 ℃(标准型)/ 0~45 ℃(EP型) 环境湿度:0~100% RH,无冷凝 温度控制精度(EP型): 0.003 ℃ 压力控制精度(EP型): 0.001 torr 输出: 数字(RS 232)、模拟、以太网、USB 电力需求: 115/230 VAC, 50/60 Hz,100 W(标准型)/ 150 W(EP型) 尺寸与重量: 标准型,台 式:27.9 cm(H)x 96.5 cm(W)x 35.6 cm(D),29 kg 订货信息: ◆ 型号(Model): F-GGA-907,原 907-0010(标准型,高通量) GGA-927,原 907-0011(标准型,集成控制终端) GGA-911,原 911-0011(EP 型) ◆ 可选件: SF-3500 系列 土壤气体通量测量系统 MIU:16/8 道多路器 MC-1000:16 /8 道同步多路器 ACC-DP20:N920 真空泵(气体更新时间 1.2 秒) ACC-DP40:N940 真空泵(气体更新时间 0.7 秒) ACC-DS10:XDS 10 Dry Scroll 真空泵(气体更新时间 0.12 秒) ACC-DS35:XDS-35i Dry Scroll 真空泵(气体更新时间 0.05 秒) OPT-BATCH-INJECTION:间断注入系统(与分析仪集成在一起),可通过手动进样,测量气袋内样品 OPT-FAST-FLOW:高通量选项(分析仪内置集成)

  • 16

    2025-06

    人工气候室玉米全生育期高效培育技术

    一、核心优势 1. 全生育期闭环管理 ◦ 年培育4-5代(大田1-2代),杂交种纯度验证周期缩短至6-8个月。 ◦ 精准模拟干旱(土壤含水量≤35%)、高温(40℃热害)等逆境,年筛选抗性种质1500份。 2. 籽粒产量定向提升 ◦ 抽雄期红光/蓝光(3:1)配比,穗粒数增加15-20%; ◦ 灌浆期高光强(800μmol/(m²·s))延长光合时间,千粒重提升12%。 3. 零污染环境 ◦ 封闭空间阻断玉米螟、蚜虫侵扰,农药使用量减少90%。 二、技术参数与操作规范 1. 光环境调控 • 光周期与光谱: ◦ 苗期(V3前):16h长日照(红光70%+蓝光20%+UV-A 10%),促根系发育; ◦ 拔节-抽雄期:14h光照(红光60%+蓝光30%+远红光10%),控株高防倒伏; ◦ 灌浆期:12h光照(白光50%+红光30%+蓝光20%),延绿叶功能期。 • 光强梯度:苗期300μmol/(m²·s),抽雄期600μmol/(m²·s),灌浆期800μmol/(m²·s)。 2. 温湿度管理 生长阶段 日温(℃) 夜温(℃) 湿度(%) CO₂浓度(ppm)  发芽-三叶期 28-30 24-25 70-75 400-500  拔节-抽雄期 26-28 20-22 60-65 800-1000  吐丝-灌浆期 24-26 18-20 55-60 1200-1500  3. 水肥智能调控 • 营养液配方: ◦ 苗期:N:P:K=4:1:3,pH 6.0-6.5; ◦ 大喇叭口期:N:P:K=3:1:4,添加硫酸锌(0.5mg/L)防秃尖; ◦ 灌浆期:N:P:K=1:1:5,喷施0.2%磷酸二氢钾。 • 灌溉模式: 潮汐式灌溉系统,基质含水量维持65-70%,节水40%。 三、应用案例与成果 1. 耐密植品种选育 ◦ 河南新乡基地案例:气候室内筛选“豫单888”,种植密度提升至8000株/亩(常规6000株),增产22%。 2. 抗旱基因快速验证 ◦ 梯度干旱胁迫(30%-60%田间持水量),定位ZmNAC128抗旱基因,验证周期缩短至5个月。 3. 籽粒品质提升 ◦ 灌浆期UV-B调控(5%占比,每日3h),籽粒赖氨酸含量提升至0.38%(国标0.27%)。 四、经济效益分析 • 能耗成本: LED光热协同系统较高压钠灯节能50%,年运行电费降低10万元/1000㎡。 • 增产收益: 气候室育种配合大田示范,亩均增收300-450元,投资回收期2.1年。 五、技术难题与对策 • 授粉不均: 采用振动辅助授粉装置(频率15Hz,每日2次),结实率提升至98%。 • 穗腐病风险: 吐丝期湿度严控≤60%,UV-C杀菌(波长275nm,每48h照射15分钟)。 • 光抑制效应: 午间强光时段开启动态遮光(光强降至500μmol/(m²·s),持续2h)。 如需具体实施方案或设备选型建议,请来电咨询。

  • 09

    2025-06

    人工气候室甜瓜精准栽培技术规程 光温水肥协同调控方案

    一、环境参数精准设定 1、光环境管理--光谱配比(LED动态调节) 苗期:红:蓝 = 7:3(促进根系发育) 伸蔓期:红:蓝:白 = 6:2:2(优化茎叶比例) 结果期:红:蓝:远红 = 5:3:2(提升糖度与香气) 2、光强与周期 生长阶段              光强(μmol/m²/s)     光周期(h) 发芽-子叶展开              150-200               16 伸蔓期                         300-400               14 坐果-成熟期                 500-600               12 3、温湿度控制 -温度梯度(昼夜温差≥8℃) 阶段            日温(℃)      夜温(℃) 苗期               28-30          22-24 开花坐果期      26-28          18-20 糖分积累期      30-32           16-18 -湿度管理 开花前:70-75% RH(防茎叶老化) 授粉期:55-60% RH(提升花粉活性) 二、关键栽培技术 1、水肥智能调控--营养液配方(pH 5.8-6.2,EC 2.0-2.8 mS/cm) 时期。         N-P-K比例      添加元素 营养生长期    3:1:2                Ca(NO₃)₂ 150mg/L 果实膨大期    2:1:4                K₂SO₄ 100mg/L + B 0.2mg/L 成熟期          1:1:5                海藻提取物 50ml/L 2、灌溉策略 坐果前:基质含水量70% 糖分积累期:控水至55%(诱导糖分浓缩) 3、授粉与植株管理 人工授粉:上午9-11点进行(温度25-28℃,湿度60%) 整枝方式:单蔓整枝,14-16节留果,每株1果 吊蔓栽培:株距40cm,行距80cm,密度2000株/亩 三、品质提升核心技术 1、糖度调控 成熟期日温32℃/夜温16℃温差刺激,糖度达16-18°Brix(常规栽培12-14°Brix) 转色期UV-A照射(380nm,每日3h),类胡萝卜素提升40% 2、病害零容忍 白粉病防控:空气过滤+UV-C灭菌(波长254nm,每72h照射10分钟) 根结线虫预防:基质蒸汽消毒(80℃×30min) 四、效益数据对比 指标                     传统大棚      人工气候室      提升幅度 生长周期                 90天           65天             -27.8% 糖度(°Brix)           13.5            17.2              +27.4% 精品果率                  60%           95%              +58.3% 能耗成本(元/kg)    1.8              2.6                +44.4% 销售溢价率                0%            80%                 —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              成因                        对策 裂果率高      水分波动过大         膨大期恒压滴灌(压力0.1MPa) 坐果率低      花粉活性不足         授粉期湿度控至55%+蜂类辅助授粉 香气不足       酯类合成受阻        成熟期远红光占比提至20% 六、实际案例 新疆哈密基地采用此方案,年产出“蜜冠”甜瓜12茬,糖度稳定>16°Brix,批发价达48元/kg                 我司聚焦人工气候环境精准控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核心产品包括植物培养光源设备、智能环境模拟系统等,在光热协同算法、多变量环境耦合控制等方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如需具体实施方案或设备选型建议,请来电咨询。

  • 23

    2025-05

    【ABB LGR】褐藻类物质对土壤碳组分、酶活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期刊信息 《土壤学报》(网络首发) 在线公开时间:2025年4月21日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分类号:S142.5 基金项目: •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3TSGC0365) • 山东省农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SDAIT-2021-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3080) 作者及单位 1. 吕浩楠、杨闻天、卢方珂、吴清云、杨越超、申天琳 ◦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周晓嘉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3. 张良金 ◦ 山东结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单夫业、董勤德 ◦ 山东植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设计 实验处理(112天室内培养,25℃恒温) 处理代号   处理内容  CK             空白对照  Sea            褐藻原粉  Alg66         黏度66 mPa·s海藻酸钠  Alg360       黏度360 mPa·s海藻酸钠  Fuc            岩藻多糖  核心结果 1. 土壤养分变化 ◦ 有机碳 & 全氮:所有褐藻处理均显著提升 ◦ 有效磷: ◦ Sea处理↑19.83% ◦ Alg66↓17.67%、Fuc↓20.15% ◦ 速效钾: ◦ Sea处理↑260.23% ◦ Alg66↓11.41%、Fuc↓6.36% 2. 碳组分与酶活性 ◦ 溶解性有机碳:Fuc处理达CK的6.34倍(培养末期) ◦ 酶活性提升(Fuc处理): ◦ 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 ◦ β-木糖苷酶(BX)、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3. 温室气体排放 ◦ CO₂:所有褐藻处理排放量均高于CK ◦ N₂O:Alg66与Alg360排放量显著降低 ◦ CH₄:各处理无显著差异 结论与价值 1. 功能差异 ◦ 岩藻多糖(Fuc): ◦ 显著提升活性碳组分(尤其是溶解性有机碳) ◦ 激活土壤碳循环关键酶(BG、CBH、BX、NAG) ◦ 海藻酸钠(Alg): ◦ 高黏度(360 mPa·s)对N₂O减排效果更优 2. 应用潜力 ◦ 褐藻类物质可作为绿色增效剂,定向调控土壤碳氮代谢 ◦ 海藻酸钠适用于减排型肥料开发,岩藻多糖适配碳封存技术         我司代理的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十种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分析仪器。即:1、温室气体分析仪,2、多气体碳排放分析仪,3、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4、超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5、便携式氨气分析仪,6、氧化亚氮/一氧化碳分析仪,7、甲烷/氧化亚氮分析仪,8、羰基硫分析仪,9、便携式甲烷分析仪,10、便携式氧化亚氮分析仪。   欢迎来电咨询!

  • 12

    2025-05

    植物工厂LED光源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及栽培区域内热环境的影响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植物工厂LED光源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及栽培区域内热环境的影响期刊:《蔬菜》2025年第4期作者:王泽鹏(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刘振涛、许红军、张世泽(新疆紫晶川梭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基金:新疆蔬菜产业技术体系(XJARS-07)DOI:10.26924/j.cnki.sczz.2025.4005分类:农业科技·园艺 在线公开:2025年4月21日(中国知网) 研究背景与目的核心问题:植物工厂中LED光源长时间运行导致栽培区温度升高,影响叶用莴苣品质与能耗效率。 研究目标:探究8、10、12小时光照时长对莴苣生长及环境温度的影响,筛选最优光照方案。 实验设计处理设置: 光照时长:8 h、10 h、12 h(LED光源,光强固定) 处理周期:15天(生长期持续观测) 观测指标: 环境参数:栽培区温度 生长指标:地上部鲜质量、叶片数、株高 品质指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 经济分析:能耗成本与净收益 关键结果 核心结论温度响应:光照时间每延长2小时,栽培区温度升高约1.5℃(12 h比10 h高1.8℃)。生长与品质:10 h处理鲜质量与12 h无显著差异,但可溶性蛋白(+19.7%)和可溶性糖(+19.4%)含量显著优于12 h。 经济效益:10 h处理净收益最高(102.6元/m²),较12 h处理节能18.5%,综合性价比最优。 应用建议生产推荐:植物工厂叶用莴苣采用10小时光照方案,兼顾产量、品质与能耗成本。 技术延伸:结合动态光周期(如生长期分段调控),进一步优化光能利用效率。       泰达仪自有核心技术,研发植物生长专用光源400-700nm红蓝光。 针对不同植物生长及特殊光处理实验要求,配备单色、双色、三色、多色光源进行组合应用。泰达仪灯具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光质均匀稳定,广泛用于光处理对植物逆境生理、光合机制、逆环境实验光照、动物培养研究等多种用途。     3色光谱平板型: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每种光源光强通过触摸屏独立0-100%无级可调;     四色平板型: 光谱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W(全光谱400-700nm) 欢迎来电咨询!

  • 30

    2025-04

    人工气候室水稻高效育种技术 | 光周期调控与抗逆性优化 | 精准环境管理方案

    一、人工气候室培育水稻的核心优势 1. 周年高效育种   - 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年培育4-5代(传统大田仅1-2代),加速杂交稻、基因编辑材料验证。     - 精准模拟热带、温带气候,筛选广适性品种(如耐高温/低温材料)。   2. 逆境胁迫研究    - 可控模拟干旱(土壤含水量≤40%)、盐碱(EC值≥6 dS/m)、高温(38℃+)等极端条件,定位抗逆基因。     - 实时监测光合参数(Pn、Gs)、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及脯氨酸积累。   3. 病虫害零干扰   - 封闭环境杜绝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减少农药使用95%以上。   二、关键技术参数与操作规范 1. 光环境精准调控 - 光周期设计:    - 营养生长期:14h光照(促进分蘖);    - 生殖生长期:10h短日照(诱导幼穗分化);    - 灌浆期:12h光照(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千粒重)。   - 光谱配比:    - 红光(660nm)占比50-60%(增强光合与穗分化);    - 蓝光(450nm)占比30%(抑制无效分蘖,优化株型);    - 远红光(730nm)阶段性补充(调控光敏色素,延缓叶片衰老)。   2. 温湿度动态管理 |     生长阶段     | 日温(℃) | 夜温(℃) | 相对湿度(%) |   | 发芽-三叶期    | 30-32         | 28-30           | 80-85              |   | 分蘖-拔节期    | 28-30         | 25-26           | 70-75              |   | 抽穗-灌浆期    | 25-28          | 22-24          | 60-65              |   3. 水肥协同管理 - 营养液配方:    - 分蘖期:N:P:K=4:1:3(高氮促分蘖);    - 孕穗期:N:P:K=2:1:4(高钾壮秆);    - 添加硅酸钾(K₂SiO₃ 50 mg/L)增强抗倒伏能力。   - 灌溉模式:    - 浅水层循环(水深3-5cm),配合潮汐灌溉系统节水30%。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成果案例   1. 杂交稻亲本快繁   - 案例: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人工气候室,将杂交稻不育系繁殖周期从大田120天缩短至70天,纯度达99.8%。   2. 耐盐碱品种筛选   - 通过梯度盐胁迫(0-12 dS/m),筛选出“盐稻1号”新品种,盐渍条件下产量提升40%。   3. 功能稻开发   - 富硒稻培育:硒酸钠(Na₂SeO₄)添加至营养液,稻米硒含量达0.3 mg/kg(国标≥0.15 mg/kg)。   四、经济效益与节能策略 - 能耗优化:    - LED红蓝光系统较荧光灯节能50%,结合CO₂气肥循环利用(浓度维持800-1000 ppm),降低总能耗30%。   - 成本效益:    - 以年培育5代计算,2.5年可收回气候室投资(对比大田试验成本4万元/亩/年)。   五、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长日照导致迟抽穗         |          生殖期切换至10h短日照(光周期敏感性调控)                     |   | 高密度种植引发病害       |          UV-C定期杀菌(波长254nm,每3天照射10分钟)             |   | 灌浆期籽粒充实度不足     | 昼夜温差调控(日温25℃/夜温18℃) + 喷施6-BA(20 ppm) |   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精细化调控,水稻育种效率可提升4-6倍,并为应对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提供技术储备。如需定制化方案或设备选型指导,可进一步来电咨询提供目标参数(如品种类型、产量指标等)。

  • 22

    2025-04

    人工气候室棉花高效培育技术

    一、人工气候室培育棉花的优势 1. 精准环境控制 - 突破季节限制,全年可进行多世代育种(如加代育种缩短周期50%以上)。 - 精准调控温度(日/夜温)、湿度、CO₂浓度(800-1200 ppm)、光周期(红光为主,蓝光辅助),模拟不同生态区气候。 2. 抗逆性研究 - 模拟高温(40℃+)、干旱(土壤含水量≤30%)、盐碱(EC值≥8 dS/m)等极端条件,筛选抗性基因型。 - 实时监测棉株生理响应(气孔导度、光合速率、MDA含量)。 3. 病虫害隔离 - 封闭环境阻断棉铃虫、蚜虫等自然传播,降低农药使用量90%以上。 二、关键技术参数与操作要点 1. 光环境调控策略 光周期: - 苗期:14h光照(促进营养生长); - 现蕾期:12h短日照(诱导花芽分化); - 吐絮期:延长至16h(延缓叶片衰老,提高铃重)。 光谱配比: - 红光(660nm)占比60-70%(促进光合与开花); - 蓝光(450nm)占比20%(调控株型,防徒长); - 远红光(730nm)阶段性补充(调控光形态建成)。 2. 温湿度动态管理 | 生长阶段 | 日温(℃) | 夜温(℃) | 相对湿度(%) | | 播种-出苗 | 28-30 | 25-26 | 70-75 | | 现蕾-开花 | 30-32 | 22-24 | 60-65 | | 结铃-吐絮 | 28-30 | 20-22 | 50-55 | 3. 水肥一体化管理 - 营养液配方:N:P:K=3:1:4,添加螯合铁(Fe-EDTA 2 mg/L)预防黄叶病。 - 灌溉频率:基质含水量维持在60-70%(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联动滴灌系统)。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1. 基因编辑材料快速验证 - 案例:中棉所利用人工气候室,将CRISPR编辑棉株(如抗虫Bt基因)的性状验证周期从大田2年缩短至8个月。 2. 高产株型优化 - 通过红光/蓝光比例调控棉株节间长度,矮化株型(株高降低20-30cm),提高种植密度与光能利用率。 3. 纤维品质改良 - 在吐絮期维持昼夜温差>10℃,延长光照至16h,可使纤维长度增加1.5-2mm,马克隆值优化至4.2-4.9。 四、经济效益与节能建议 - 能耗对比:LED补光系统(红蓝光谱)较传统高压钠灯节能40%,配合热回收装置可进一步降低空调负荷。 - 成本回收期:以年培育6代计算,3年内可收回气候室建设投资(以每亩大田试验成本3万元/年为基准)。 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精细化调控,棉花育种效率可提升3-5倍,且能定向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如需具体实施方案或设备选型建议,请来电咨询。

  • 02

    2025-01

    ABB LGR 产品专题:便携式水汽同位素分析仪

          ABB LGR 激光同位素分析仪中,与水同位素相关的分析仪,共五种产品,即:1、水同位素分析仪,2、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3、便携式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4、水汽同位素分析仪,5、便携式水汽同位素分析仪。  ABB LGR 便携式水汽同位素分析仪 (δ2 H, δ18O, H2O)Ultraportable Water Vapor Isotope Analyzer         2015 年,LGR 重磅推出全新的便携式水汽同位素分析仪(以下简称 UWVIA),仪器采用便携式箱体设计,减小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并提高了便携性,适合于各种测量载体,诸如汽车、飞机、舰船、无人机载,以及单人人力携带。        UWVIA 可在大范围变化的水汽浓度条件下,原位高频连续测量 δ2H, δ18O 和 H2O摩尔分数。利用 UWVIA,可实现对大气 – 植被界面层水同位素的高频测量,为研究者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理解水汽通量提供了便利,同时对拟合水汽运动、预测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水汽同位素标气发生器,可完成对分析仪非线性和漂移的校准。 性能指标:◆ 重复性 / 精度(1σ,10 秒 /100 秒):δ2H:0.5‰ / 0.2‰δ18O:0.15‰ / 0.05‰[H2O]:0.2% / 0.07%◆ 测量速率:最快可达 2 Hz(5 Hz 可定制)◆ 准确度:不确定性 < 0.1%(需连接水汽同位素标气发生器)◆ 测量范围:4000 ~ 60000 ppm,非冷凝(小于 100 ppm 可定制)◆ 环境条件:采样温度:-30 ~ 50 ℃工作温度:5 ~ 40 ℃环境湿度:0 ~ 100% RH,非冷凝◆ 输出:数字(RS 232)、以太网、USB◆ 电力需求:10-30 VDC, 115/230 VAC, 65 W◆ 尺寸与重量:17.8 cm(H)x 47 cm(W)x 35.6 cm(D), 15 kg 订货信息:◆ 型号(Model):U-WVIA-915,原 909-0032(δ2H, δ18O, H2O)    

  • 24

    2024-12

    人工气候室的应用:羊肚菌菌种出菇性状早期评价与田间验证

     乔莹等发表于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24 ,39 (03)摘要:【目的】通过母种和原种生长特性、人工气候室出菇和田间栽培试验,建立羊肚菌菌种出菇性状早期评价体系,为栽培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10个六妹羊肚菌商业菌种为材料,测定不同菌株母种和原种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生物量等生长特性,观测3种温度模式下人工气候室出菇过程中菌丝生长和菌核情况,记录田间栽培试验单菇鲜重、菌盖长度、菌盖直径、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各菌株在母种、原种和人工气候室出菇试验中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三个试验进行分别赋分统计并求和,AK、G8和JYN菌株得分最高,表明具有潜在的高产能力。田间验证试验结果显示,AK、G8和JYN菌株在产量、单菇鲜重、子囊果长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突出,与预测结果相符。【结论】利用母种和原种生长特性、人工气候室出菇表现,可以对羊肚菌菌种质量进行早期评价,为实践生产中菌种选择和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六妹羊肚菌,生长特性,原基密度,田间栽培      泰达仪人工气候室,能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气候条件,按照要求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等指标,重现各种气候环境。气候室采用合理的制冷系统与风道循环设计,维持并保证设备温湿度及控制精度,提高设备稳定性。采用进口品牌工业级触摸屏,只需轻触屏幕,即可实现参数查询,设定等功能,操作更直观,方便。       欢迎来电咨询! 

  • 公司介绍
    公司早期以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代理业务为基础,逐步转型为人工环境控制及植物培养领域的技术企业,专注于加代育种、光温协同调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0号2号楼B座1801室
    电话:010-6945-8174
    邮箱:wang@tedayi.com
    服务支持
    技术问答
    技术服务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泰达仪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00326号-1
  • 010-6945-8174

  • 010-6945-8174
  • 发送短信